阿翔今天想要跟玩家們介紹整個亞洲博弈產業(九州、通博、HOYA、HOIN)的發展史與產業的群聚效應,而本篇文章想先從台灣在全亞洲的博弈產業(九州、通博、HOYA、HOIN)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開始說明。玩家們知道嗎,在短短幾年間,台灣已成為亞洲的線上博弈代工之島。
送你發財金!限時註冊領取!
亞洲博弈產業的發展史
經過阿翔的調查發現,即便政府尚未允許線上博弈產業(九州、通博、HOYA、HOIN),但過去3年,中國、香港、新加坡等資本前仆後繼來台,以遊戲設計、文字客服等名義設立公司,拿出高於市價2~5成的薪資,向30歲以下年輕人招手;在台灣低薪環境下,已有3萬名年輕工作者投入這個爭議和充滿投機的行業。
台灣在博弈產業中的角色
這些博弈公司是如何登陸台灣,又怎麼吸收吸引人才?不少年輕人更扛著膽識成為南漂移工,前赴菲律賓與柬埔寨吃菠菜(菠菜音似博彩)。他們怎麼進入、怎麼陷入?又如何看待自己的來時路和未來路?行業的超高風險和高利潤,已掀起島內人才轉移的風暴。透過網路,遠端服務大量的中國賭客,對這群低調的工程師、設計師、文字客服而言,是機會還是風險?
線上博弈產業的人才流動
亙古不變的賭性,如今透過台灣的人力人才,支撐起看不見的亞洲線上博弈帝國,政府不能再互踢皮球,不去正視這個隱藏在房間裡的巨象。
高薪誘惑與法律風險
客服、電銷、軟體工程師、網頁設計師⋯⋯看似正常的徵人啟事,卻夾帶著低門檻與高薪資,以模糊、低調、曖昧的面貌,掩飾著線上博弈(九州、通博、HOYA、HOIN)跨國產業隱隱掀起的狂潮。在政府雷達尚未啟動前,上萬的台灣年輕人,會成為擴張博弈版圖賺快錢最有利的棋子;他們一路奔跑,卻沒發現自己在觸法邊緣的鋼索上狂奔。
踏著雨水快步前進,迪倫(化名)的腳步比以往輕鬆了許多,今天是她到職半年的紀念日,也是她升為組長的日子。這是迪倫的第一份工作,公司座落在內湖科學園區,就在捷運站旁。大學資訊科系多念了幾年的她,在人力資源網站上的履歷沒得到太多公司青睞,唯一找她面試的,是幾間線上文字客服公司;網站上清一色寫著不需任何相關經驗,起薪4萬元、年薪保障13個月、每季有獎金和補貼。
博弈產業的前景與挑戰
對中段私校畢業的她來說,第一份工作能領到近60萬元的年薪,自然有很強的誘因,畢竟相較於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(每月)薪資中位數:47萬元。她的薪水已經勝過半數台灣勞工。
雖然薪資優渥,但面試過程中,迪倫心底卻跳出不少疑問。當初照著人力公司提供的資訊按圖索驥,她到了A公司面試;順利通過後,她轉往類似住家的公寓裡進行培訓,結訓後卻是被派到B公司上班。A、B兩家公司不僅名稱不同、地點不同,表面上也看不出任何關係。
曲折離奇吧?迪倫說。 進入博弈產業的員工,上班時間都要繳交個人手機。 試用期間,迪倫開始正式擔任文字客服,卻發現自己用的全是簡體中文,回答的都是賭博術語,「提現、交易、充值」。她這才發現公司原來在經營線上博弈,服務的全是中國賭客。為了達成績效,她在短時間內熟記中國慣用語彙,一邊在遠端調閱賭客們的交易憑證,一邊在時限內回應賭客關於「流水」的問題。 半年內,公司業績蒸蒸日上,她的客服同事從個位數一下擴大到30、40人,迪倫自己也被升為小組長,負責照管客服部門。據她估計,公司內24小時照三班輪的客服,每天至少要處理4千條以上的訊息,而賭客加值的流水,每日最少也有數十萬人民幣。
一開始上線,公司向我們保證金流不在台灣,那現在做的事會不會違法?隨著工作一帆風順,迪倫的話語裡卻漸漸摻出不安與無奈。她說公司運作像一團迷露,一切神祕:包括上班時得交出手機、任何時刻都不准向客戶透露自己是台灣人、社群軟體裡的微信專員、支付寶專員、技術人員,都是一群未曾謀面的同事;甚至薪資單上的公司名稱,沒幾個月就會換過一次,一會兒是XX數位有限公司,下一次又是XX科技公司。 還有,我們的辦公室內沒有任何紙本,資料全都儲存雲端,嚴禁洩密,違者開除,她描述道。 對複雜又精細的公司運作,主管們向來諱莫如深,讓迪倫一知半解,但像她這樣的年輕工作者,過去幾年正快速地被招聘進入線上博弈產業(九州、通博、HOYA、HOIN)。在鳳凰花開的6月,徵才網站上的斗大文字正在向他們招手:
「知名娛樂集團徵才 經歷與學歷不拘」 「高福利、高薪急招、對英語不作要求」 「年終獎金+績效獎金+值班津貼+每日車餐補貼」 「月薪 40,000元至60,000元」 「工作內容:向客戶提供電話及文字服務,解答疑問、高效的處理投訴」
薪資待遇至少是一般的1.2倍,讓欠缺工作經驗、不論公立或私立大學畢業的年輕人趨之若鶩,紛紛投入博弈業的客服單位;而另一個快速轉進這個業界的,還有台灣最引以為傲的軟體工程產業。
隨著博弈產業的迅速擴張,我們也探討了相關的市場動態。台灣的博弈公司招聘行為不斷變化,吸引人力向其流動。根據調查,台灣的年輕人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就業模式,反而轉向這些新興的產業尋求更好的福利與薪資機會。此外,在訪問中我們了解到許多員工對於工作的隱患存在顧慮,但也難以抵擋金錢的誘惑。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博弈產業的生態,如何在台灣迅速發展,也許未來的社會中會更為普遍。